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
棉絮紛飛的五月天

木棉花開以後,滿街也是棉絮,繫著種子隨風飄揚,漫天的棉絮把景物弄得朦朦朧朧,行人也要拂開迎面而來的棉絮,經過的時候想起兒時住處附近沒有木棉樹,但春夏時分總會在露台拾到繫著棉絮的種子,棉絮像降落傘般乘著風把種子帶過來,那時不知就裡,只覺得挺有趣,後來上科學堂時才知白茸茸的棉絮是用來傳播種子,把它帶到遠方,落在潤澤的土裡便會發芽、成長,然後經年累月長成高聳的木棉樹。

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和大自然很接近,閒時會到附近的小山坡裡找怕醜草,指頭一碰草便合上,好一陣子葉才再展開,那時還會在旁等待;又在路邊石縫間用膠袋捕捉小蝴蝶,在袋上戳孔讓蝴蝶呼吸;或在露台看日落,一抹抹橙黃色的晚霞灑在船上,色彩美妙,大自然不只是書本知識,而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、觸碰到。現在的孩子都住在高樓裡,很少機會接觸大自然,屋邨也只種植易打理的樹木,要是種了棉絮紛飛的木棉樹,肯定會惹來投訴,謂棉絮會誘發鼻敏感之類。早前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羅列五十項兒童必玩的戶外活動,有爬樹、摘蘋果、捕魚、泛舟等,我想香港的小孩要是做過兩三事,已很了不起了。

之前梁x首說為了解決住屋問題,提高住屋密度是可行之策,但現在新建的住宅已密不透風,哪裡還有空間提高密度,這也是香港人的悲哀,香港人越住越差,舊式屋邨的設計開揚得多,公共空間也多,在我居住的Y型公共屋邨裡,中間是足球場、籃球場和公園,數棟公屋建在外圍,四周綠蔭處處,老人三五成群在樹底乘涼、下棋,慢慢建立起小社區來,在新建的屋邨裡這情景已很罕見了。   

靠近自然,觀察自然的萬象、樹木的變,能培養出美感和觀察力,那是在眾多的興趣班裡也學不到的。



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

醜陋=藝術?!


近來的話題都離不開膠鴨和巨糞,兩星期前已想動筆,但公務私務也繁忙,沒空寫作,想不到事隔兩星期,事情還吵得鬧哄哄,前陣子生果日報還訪問鄧才女對膠鴨的看法,標題寫著鴨遊香江,民智未開,報導引來一陣嘩然和筆戰,還不知這話題討論到何時,換畫之慢近來少見。

西九立體展惹來很多爭議,糞狀巨型吹氣裝置被批品味低下,那邊廂海港城請來巨型吹氣鴨仔暢遊維港,全城瘋狂地追踪膠鴨遊踪,霎時fb被鴨照洗版。我是在fb裡第一次看到那團巨糞,背景是ritz caulton,巨糞和六星級酒店共處,在高尚住宅和甲級寫字樓裡的人俯瞰,不只看到青蔥翠綠的園林景緻,還有一團深啡色的糞狀物體,令人莞爾。巨糞也引起了很多藝術的討論,何謂藝術,藝術是美是醜,尤其現代的藝術理論提倡人人也可以是藝術家,藝術家不再是匿在工作室裡埋頭苦幹的畫家、匠人。

之前看了有關西班牙現代藝術先鋒Fransisco de Goya的等輯,Goya本是宮廷畫家,為皇室和貴族畫肖像,創作的題材離不開肖像和宗教,畫面鮮艷悅目,是登大雅之堂的作品;Goya失聰後離開了宮廷,創作題材也越來越黑暗,那時正值法國入侵西班牙,他的作品便沾上戰爭和死亡,他創作了一系列以戰爭為題材的版畫,畫面盡是被砍首的戰俘,身首異處的陣亡士兵,人們絕望幽傷的表情和眼神,畫面幽暗灰黑,帶著空洞和絕望,和前作大不同,時人並不理解,是後人重新發現他的作品,Goya的畫展現真實世界裡的醜陋和絕望,半點修飾也沒有。荷蘭藝術家Rembrant 年輕時已能畫得栩栩如生,展現對象最優秀的一面;但Rembrant並不滿足於此,他還要鑽進對象的內心世界,以粗獷隨意的筆觸表達他的想法,他後期的作品並不討好,找他畫畫的人越來越少,生活也日益困難,但Rembrant 還是繼續他的創作,沒有為了滿足客人的要求而妥協。

其實,美或不美也不要緊,藝術的本質是真實,真實的藝術能觸動觀眾,不論快樂還是悲哀。現代藝術要求觀眾從創作背景理解藝術品,了解當中的涵意,西九的立體展用公帑請來巨糞,卻沒交代它的創作背景,是失職了。鴨仔是海港城帶過來,香港人不費分毫便得到滿足和快樂,鴨仔是技勝一籌了。

藝術品不一定美,Goya和Rembrant後期便反其道而行,向現實裡的醜陋進發;米高安哲羅的大衞像完美動人,長久對望也不厭,Goya和Rembrant後期的畫作發人深省,但那巨糞我只瞄一眼便夠,膠鴨看多了也膩,真正的藝術品還有待時間的考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