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

成長的故事

原來看書也需要堅持,近來好些書也只看到一半,便停滯下來沒讀畢。開始讀的時候總覺得饒有趣味,讀到一半時已習慣了書的節奏、氣氛和寫作手法,便有點漫不經心,然後隨手又翻開其他書,便不自覺地放低手頭上的書,移情到別的書上。這樣半途而廢的讀法不太好,好像不是真正了解作者的想法,又未完成的事總會縈繞心頭,因此下決心要把手上的書讀畢,才開始新的閱讀,我想這叫書債吧。

剛讀完James Joyce<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>James Joyce的成名作是 Ulysses,但那部書七百多頁,以艱澀難明聞名,要耗費很多精力才能讀畢,現在工餘的時間實在不多,想也應付不了,因此退而求其次,讀這本比較短篇的半自傳小說。

小說以意識流的形式寫成,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,都是作者憶起童年少年時那些仍殘留在記憶裡的故事,好些片段也只以思考的形式出現,把作者的想法鋪陳出來,引領讀進入作者的眼睛和腦袋看世界,細看一樁樁的小事和感受一段段的閑思,然後發現是這些眾多的小事把主角塑造出來。

小說從主角Stephen Dedalus小學時說起,小時候總會把許多事情看得很重要,而那些事情在大人眼中卻只是小事一樁,童年的時候總是如此。主角在神父主理的男校學習,有一回Stephen因被同學推倒在地而摔破眼鏡,課堂的老師著他不用抄寫拉丁文,怎料訓導老師甫入課室,見他沒有抄寫,便不由分說在課堂裡大聲指斥他怠懶,更用長尺在主角的手心重重地打了兩下,主角為此事耿耿於懷,及後他找校長申訴,校長是仁慈的長者,知悉他的冤屈後便溫柔地安撫他,但免不了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罷。

二十世紀初的都柏林洋溢著羅馬天主教的氣氛,一派老城的模樣,生活和宗教密不可分,宗教也滲進生活的各層面。主角在神父學校裡唸書,他跟同學的想法並不一樣,會對神父的教導反覆思索並提出疑問,懷疑在主角心裡札了根,深邃的思考和自身的氣質促使他脫離教會指導的生活,出走到歐洲大陸,新思潮盛行的地方。

少年時期的主角也曾在教會的教導和情慾間激烈搖擺,在偷嚐禁果後,他受到內心的苛責,把生活擺到另一極端,過著苦行生活,併棄生活和感官的一切享受,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一段時間,他的表現更受到神父的青睞,勸勵他入伍成為神父的一分子。但主角畢竟對生活有期盼和嚮往,他不甘於過神父的生活,也沒走上這條路。 後來,主角在沙灘看到女孩摺起褲管在海邊嬉水,他看到在夕陽下的女孩展現出純真的美,他凝望良久,豁然頓悟到靈性和肉體是可以並存的,兩者在美裡找到契合點,他亦明白都柏林守舊的生活並不適合他。最後,他乘渡輪離開都柏林,到歐洲大陸尋找新生活。

誠然,成長不是必然的的事,像主角那樣擁有敏感心靈的人,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、聽見別人聽不到的聲音,那更是一個孤獨的歷程。在人群裡容易找到認同,人和人的連結也增添安全感,個那糾結的關係也像網般把人捆住。主角最終選擇離開熟識的地方,像三文魚般逆流而上,尋找可安身立命的別處。

作者在小說裡如數家珍地羅列出都柏林大街小巷的名稱,我沒到過都柏林,那些名字對我是陌生的,但都柏林人讀這本小說時,應該滿有親切感。作者在離開都柏林以後長時間在歐洲大陸生活,但他筆下的故事盡是圍繞著都柏林,作者對他的故鄉和成長的地方又愛又恨,不然不會念茲在茲地寫著都柏林的人和事,作者即使離開了,也用筆尖走回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